北投文物館的前身為「佳山旅館」,始建於1921年,當時是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。日治時期為「日本軍官俱樂部」,據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為神風特攻隊的度假所。國民政府到台後由外交部接管,先後為安置軍民的「佳山宿舍」和供政府官員度假之用的「佳山招待所」。
請參考網站 http://www.folkartsm.org.tw/
有幸承作北投民俗文物館景觀改善工程,難得一見的是種植兩棵約50歲的銀杏。
這兩棵銀杏由日本遠渡重洋到台灣,經過三年的適應環境後移植,非常難能可貴。
銀杏原產於中國大陸、日本,因其生長緩慢,於公輩種植,常至孫輩始開花結果,故又得「公孫樹」之別名。
銀杏樹為什麼有時稱為活化石?
雄偉的銀杏樹,淵源古遠,中生代侏羅紀出現以來,銀杏樹的祖先已在北半球各處的森林區茂盛生長;存活時間已超過2億年,遺下的化石中,有些與現在的銀可樹簡直一般無異。自它親眼目睹了遠古至今地球物種及風貌滄海桑田的變化,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樹種,也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。
古建築及老樹別有一種風情,經過北投建議到此一遊,絕對不虛此行。
樹穴尺寸160 cm*160 cm*90 cm,底層鋪滿20 cm 厚日本進口的赤玉土。
25頓吊車將銀杏由15公尺高馬路上緩緩掉降下來。
必須封路交通管制及閃過高壓電、植物障礙。
不織布栽植袋割開去除,根系生長良好。
將圍束繩索割除讓樹型展開。